澹宁草堂诗集——五十二首
公讳国范,字式皆,顺治戊子举人。
家传公性豁达,有伟略。时明鼎革,草寇刘姓扰景西,聚众千余,势甚猖獗,民受其害。公出资募勇,擒渠魁送官伏法,遂轻骑直抵其巢,慨切宣谕,怵以利害,散其余党,一境帖然。
【疑难注释】
(1)公讳:在古代,为了表示尊敬,避免直接称呼长辈或尊贵人物的名讳,常用“讳”字加上其名来表示。此处“公讳国范”即指这位人物名叫国范,但出于尊敬,不直接说出其名。
(2)豁达:性格开朗,气量大,不计较。
(3)伟略:宏伟的谋略或计划。
(4)鼎革:通常指改朝换代,此处指明朝灭亡,清朝建立的历史变革时期。
(5)草寇:指聚集山林的盗匪或强盗,此处指姓刘的盗贼团伙。
(6)景西:景州西部地区。
(7)渠魁:首领,大头目,此处指盗贼团伙的首领。
(8)伏法:指罪犯被执行死刑。
(9)轻骑:装备轻便而行动迅速的骑兵,此处指公国范率领的军队或随从,强调其行动迅速。
(10)慨切:慷慨而恳切。
(11)宣谕:宣布命令或晓谕,此处指公国范向盗贼团伙的余党宣布命令或晓以利害。
(12)怵以利害:用利害关系来警告或劝诫。怵,恐惧、害怕的意思,此处作动词用,表示使人感到害怕或警觉。
(13)帖然:安定、平静的样子。
【语体意译】
张国范,字式皆,是清朝顺治年间戊子年的举人。
据家族传述,国范公性情豁达开朗,胸怀宏伟的谋略。当时正值明朝灭亡,清朝建立之际,社会动荡不安。有个姓刘的草寇在景西地区作乱,聚集了上千人,势力猖獗,百姓深受其害。国范公为了平息这场祸乱,出资招募勇士,成功擒获了贼寇的首领并将其送交官府伏法。之后,他亲自率领轻装骑兵直捣贼巢,用慷慨而恳切的话语向残余的贼寇宣布命令,并以利害关系进行劝诫,使他们纷纷散去。最终,整个地区恢复了平静和安宁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